今年盛夏太阳再次发飙,叙永的日均温高再创全国第一,而县城又一次进入了炙烤模式。为了躲避酷暑,我来到了叙永最高峰,海拔1800米的分水镇罗汉林场。
半个月的山村生活,拉近了我和当地乡民的距离。在与乡民的交谈中,我了解到,当地一个叫袁家寨的寨子里有一群比较集中的尘肺患者。熟悉具体情况后,我立即召集志愿者,向“大爱清尘”总部申请探访。
花甲老人袁安静
第一位接受探访的是名叫袁安静的花甲老人。当我们在一幢百年老房里见到他时,老人的表情有些许木讷。谈及病情,老人无助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丝丝无奈,只淡淡说了一句:“我现在也只有等死的命,能活一天算一天。”当我们向老人说明了来意、详细介绍了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和一些尘肺病的控制方法后,老人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,话匣子也就打开了。
老人对我们说:“过去这里没有通公路时,就是一个穷山沟。山高地薄,家家都只能靠种点苞谷、土豆来维持生计。这种靠天吃饭的日子让乡亲们苦不堪言。当地煤碳资源丰富,村里许多人都到附近小煤窑挖煤谋生。当时,这些小煤窑均采用最原始的挖煤方式,十几年中就有数十人病倒,后来才知道都是得了尘肺病。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,得病的村民无钱医治,在世的只有四个。”
袁安静老人是在1981年开始挖煤的,干了几年后,回到村里当了一段时间保卫,由于两个孩子小、收入又低,爱人得了精神病,为了糊口只得重操旧业,又一头扎进了煤窑。谁知钱没挣到却患上了尘肺病,使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。
我们的到访似乎让老人看到了一线生机,他不仅积极配合我们的探访,还将寨里剩下的几位尘肺病患者的情况向我们作了介绍,得知我们要拍照存档,老人特意换了一身最好的衣服,并坚持要带我们上其他患者家里探访。
袁邦华
初见袁邦华时,这个将近1米八的老人总会令我眼前浮现一种情境:一个大个子男人,口含煤油灯,肩拉船子(一种用竹子编的象船一样的运煤工具)匍匐在狭窄的煤道里,边挖边走……事实上像这样原始的小煤窑,一个矮个子在港道里转身都很艰难,何况一个大高个。但袁邦华却在这样原始的采煤环境下一干就是二十余年。
看到袁邦华老人一步一喘地向我们走来,我心里不由地一紧,赶紧拿出血氧仪替他测量,结果显示老人血氧含量仅有84%,而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为98%。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望向老人,但老人却很乐观地对我们说:“没事,现在政策好了,我家也被评为了精准扶贫户,危房改造政府也出了部分钱,我再借点就可以把房子修起来。反正都要活到看着儿子娶媳妇的时候。”
通过交谈我们得知,老人有两个儿子。大儿子40多岁,是个聋哑人,小儿子30多岁,没有文化。前些年,老人在小煤窑挖煤,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。尘肺病病发后,丧失了劳动能力,生活就陷入了困境。但两个儿子劳动能力都差,只能和年岁己大的母亲一起守着一片坡地种点玉米,一年也就六、七千元的收入。
这一家人就这样艰难度日。能多活几年,能看到儿子娶上媳妇,如果再能抱到孙子,估计就是袁邦华老人此生最大的愿望。愿老人此生无憾……
马少华
我们在袁邦华老人家里探访时,寨里另一位尘肺患者,69岁的马少海老人也在儿子的搀扶下过来向我们了解尘肺知识。
仔细询问马少海老人的病情后,我们为他测量了血氧含量:仅有79%。这说明了老人的病情已经迫在眉睫。但老人表现的比较乐观,精神面貌也很好。由于马老年岁已高,他也不愿再离家入院治疗。我们就只能针对老人的病情,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,并叮嘱他的儿子一定要注意让老人补充营养、预防感冒、加强锻炼。马少海老人也说,他每天会早早起床,抬手面向东方,呼吸新鲜空气。
我们在现场向老人们教授了肺功能康复操。当地的患者在得知呼吸困难的尘肺患者可以通过制氧机帮助呼吸时,我明显感觉到了老人们眼里的期盼……
杨永亮
舟车辗转,我们来到了云南省威信县高田乡风阳村杨永亮的家。2005年,为了改变家里贫穷的状况,杨永亮来到福建龙岩一家砂石厂打工。他的工作量很大,除了要到井下爆破取石外,还得负责将大石用机器破碎成各种规格石粉。他每天在高粉尘环境下工作长达10小时,一干就是六年。
后来,因为忍受不了超强度的劳动及高粉尘的环境,他最终选择了离开。2015年他突然感觉胸痛难忍,回家到县医院检查,医生只告诉他胸部有问题,不能再干体力活了。后来多方打听,才知道自己可能得了尘肺病。
病急乱投医,杨永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专业的治疗,打工挣的一点钱就这样送给了医院,但病情至今没有好转。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重任,让杨永亮只好边打工边治疗,但这样必将导致病情不断恶化。
我们的到访,让杨永亮无比感动。他拿不出什么招待我们,便从树上打下几个桃子送到我们面前。
胡永忠
结束了分水镇的探访,眼看时间还早,我们决定顺道回访一下今年五月份得到“大爱清尘”救助的胡永忠老人,当年因患尘肺病,他失去了劳动能力,被妻儿遗弃。见到我们,老人显得非常兴奋,虽然还有点气喘,但精神面貌明显比第一次探访时好了许多。
一阵寒暄之后,老人迫不及待的跑进屋里,拿出宜宾矿山急救医院开的出院证,激动地对我们说:“几年前,我因病向村里申请低保,可村里总是说我的病缺少专业医院证明而不理会。多亏了你们的帮助,让我可以到宜宾矿山急救医院接受专业治疗,不但病情稳定了,还凭着医院的出院证办了低保”。老人说着说着流出了热泪,一个劲地感谢我们,感谢大爱清尘的救助。
了解
得知我们的到来,当地其他尘肺病农民兄弟都纷纷赶来,大家凑在一起,向我们了解大爱清尘,了解尘肺病。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大爱清尘的救助项目,并告诉他们,得了尘肺病并不可怕,只要早诊断早治疗,平时加强锻炼,预防感冒,同时注意营养增强扺抗力,就有可能和平常人一样长寿。
经过一番交流,村民们认识了大爱清尘,并对大爱清尘的救助理念非常认可,同时也对各自的病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。最后,我们将所有到场的尘肺患者全部登记到册,为后期入户探访作好充足准备。
上一篇:探访手记丨鹊桥那头是永别
下一篇:探访手记丨孩子,是尘肺家庭的希望
Copyright@www.daaiqingchen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62355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46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