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电话:010-51148412
邮箱:
jiuyuanzhongxin@daaiqingchen.org
他们爬山涉水玩命干活,为的是减少尘肺之痛
2017-06-11 18:27:38 2643
  • 收藏

    开头的话

    他们是年青的精英学子,大多家境优渥;

    他们则是大山深处深受呼吸之痛的尘肺病农民工,是社会底层中的底层。

    如果不是调研,二者的生命轨迹应该不会有交集。然而中国(传媒)梦工坊的学子们却因大爱清尘,与这群尘肺病农民兄弟命运有了短暂邂逅,以及“可以长及一生的回望”。

    这段经历,关乎调研、走访、救援,关乎付出、坚持、信仰,关乎友谊、团队、温暖,关乎公益、情怀与大爱。


    湖南清塘铺调研团队

    触碰疼痛,是因为走得够近

    2015年8月17日,大爱清尘湖南调研探访工作正式启动,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们从全国各地赶赴清塘铺镇。

    这次调研任务十分艰巨:假期调研时间总共14天,而要调研的人数3000多人,地理范围更是分布在清塘铺镇的30多个山村里。在山里,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,从一段山路到另一段山路,能通车当然好,不能通车只走路,一走就是老半天,再加上问卷调查,一天里的调查强度可想而知。

    为尽可能多地摸底尘肺病农民工状况,志愿者们几乎每天早上7点开始出发干活,一直忙到晚上9点后,还要开会总结讨论,以及再分头整理资料,完成自己手上的任务。一天里,志愿者们的休息时间往往不超过6小时,而吃住都相当简单。


    王克勤在调研活动中

    “这10天,上山下乡,进村入户,穿着小破凉鞋飞檐走壁,健步如飞。”调研队里年纪最小的李漫沙曾在微博上如此记录。负责会议纪要和财务管理的孟萌萌,刚开始访谈时完全听不懂当地方言,但她每次都会先用录音笔将谈话录下来,回到驻地再一边听一边整理,工作到凌晨一两点。

    而更让志愿者们深深震撼的,则是一个个尘肺病青壮农民兄弟沉重的生活现状……


    吴应岳64岁,当过铁道兵,上过士官学校,退伍后回到家乡。后因清铺塘镇一带产煤,为了养家糊口,他也去了煤矿打工,再然后又去了广东挖煤……从28岁干到53岁,后因为身体关节炎痛得厉害,挖不动煤了才回老家,结果没几年就发现患了尘肺病。


    吴正员57岁,住在弟弟临时给的一间破屋里。年轻时没啥文化,找不到其它更好的生计,而进入煤矿挖煤。这个工作只要有力气就行,于是他、他弟弟、堂兄等跟当地众多的山里年轻人一起,进矿挖煤。2005年,吴正员和他的弟弟确诊患上尘肺病,而其才40多岁的堂兄则早在几年前就因患上尘肺病而被“活活憋死”。


    高德新39岁,尘肺病三期,还患有肺大泡等并发症。家里的房子是土砖房,屋顶盖着编织袋布片,母亲老年痴呆,由88岁的父亲负责照看,眼下有两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。为了谋生,他跟妻子长年在外打工,妻子在一家电子厂做工,他进矿,直到得了尘肺病……


    熊志球尘肺二期。19岁开始挖煤,一挖就是20多年,自己都记不清去过多少煤矿打过工,最常干的活就是打钻。当时老板为省钱,300多人的厂子才给50-100人买保险。患病后,妻子离家出走,只剩下他跟11岁的儿子一起生活。“要是以前晓得这个病要命,说啥也要换份工。”熊志球称。

    了解得越多,志愿者们就感到肩上的责任越重。清塘铺镇红岩村驻村干部吴林葵,负责为这次调研开车及调度,他形容志愿者们是“玩命的干活”。调研期间,他曾因担心调研队员们过度劳累,而去找带队的王克勤老师理论。两人聊过后,吴林葵深受感动,他知道志愿者们的玩命工作,无非都是为了尽可能帮到更多需要救助的尘肺病农民。

    “这些记忆,将值得一生长久回望”

    忙碌中,时间飞逝。

    调研结束后,志愿者们纷纷记录下这一段共同努力、共同帮助尘肺病农民的日子。


    孙诗白

    “坚持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”

    她说,在年轻的时候,特别庆幸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帮助他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。在清塘,和大家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付出不懈努力,无怨无悔,因为,坚持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。祝福自己永远这样热情有活力!


    崔珊

    “想下乡,必下山,救人更救心”

    真正的下一线调研了,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上山下乡。想下乡,必须要上山,村落都分布在山上山腰。

    地势的艰险,生活的拮据,病痛的折磨,人心的无奈,都让我黯然。渴望上学的孩子,都在重病的父亲身后沉默不语,可是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让我心中酸楚。

    呼吸困难的尘肺病患者,没说几句话就会呼吸不顺,还坚持着和我们诉说出他们生活的不公和不幸,这中间还有期望,简单的呼吸却成了最难克服的生活问题。

    尘肺病不是来自身体的病魔抗议,而是社会的污染,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大爱清尘志愿者的努力,可以让尘肺病的致病原因广为人知,并加以避免。

    让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不被破坏,不会再有正值青年的男子呼吸困难卧床不起,幼龄的孩子也不用辍学,年轻的妇女不用再外出打工养家,年老的父母也不用拖着老病的身躯照顾患病的儿子。希望我们的每一个举措,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,救人更救心。


    赵庆玲

    “说没压力是假的,承受不起生命之重”

    她说,完成近千份问卷归档,说没压力是假的。整理问卷从早8点到凌晨3点,共计归档980份!我和左大哥分工合作,一个管“帐”(电子版),一个管“目”(纸质版),后来在婧姐、文聪哥的帮助下,给清塘镇近30个村分类打包完毕。

    过程中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,“久泽坪”错写成“韭菜坪”也是醉了,粗心和数据统计不及时最拖慢进度,还有少量的无效问卷和废卷不得不痛心舍弃,要知道每份都是4页纸!由于方言、文化、地理障碍做起来更不轻松!更重要的是,也许会因此漏掉一个急需救助的尘肺农民!承受不起生命之重啊!


    窦璐

    “不是因为公益,是因为爱”

    她说,这十几天,从最开始的担心到不舍,好像经历了很多,却又觉得自己做的不过杯水车薪。

    每天的确都会很累,但当自己觉得干不下去的时候,想想我是累是困但是比喘不了气的他们要强好多,或许我多干一点,就多一个人能获得帮助。

    以前,“惨”只是一个纸面上的字,如今看到了真实生活中,常有一个家庭接受了四五件我一件都不能承受到的悲惨事件,便觉得平时的小脾气都是鸡毛蒜皮,便会体悟到自己的一点关心对于他们是多难得。

    总之,感谢这十几天,让我想接着做下去。


    李漫沙

    “我怕我会掉眼泪”

    她说,这10天,我们从未知到相识,每一天极其高强度的运转,简直比梦工坊还梦工坊。

    这10天,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与心酸,也看到了太多太多苦难之后的笑容。

    这10天,跟着王克勤老师学他的铁骨,也学他的柔心;学他作为新闻人严谨,也学他作为公益人的大爱。我是队里的“新闻发布中心”,从编辑一条公众微信被王老师“批斗”,连着删改4、5次,到后来不用王老师审稿就能直接发。

    这10天,上山下乡,进村入户,穿着6公分的小破凉鞋飞檐走壁,健步如飞。

    这10天,我们每天7点起床开始工作,一天工作后晚上又开会开到11点过,然后回房间继续录入问卷信息,发布新闻通知,写稿子到凌晨2点多。

    这10天,认识了我们“吉祥四宝”的领队吴大哥,婧姐(大宝哥),文聪(二宝哥),还有吴大哥的女儿晶晶妹妹,我经常在想,我是积攒了多少运气,才能遇到你,遇到你们。戴老师,珊珊,诗白,萌萌,豆子,庆玲,胖哥,敏姐,承安,太多太多回忆,太多太多割舍不下。


    孟萌萌

    “这十天的复杂情感,我将长久凝望”

    十天的调研,伴随着我的是从不解、愤怒到感动、无奈与疲累。不解于如此悲惨的社会角落竟无人问津,愤怒于生存的代价竟是失去健康与生命,感动于他们绝望生活背后的坚强与笑容,无奈于自己的力量弱小至此竟不及杯水车薪,疲累的则不只是高强度工作下的身体感觉,更是面对这一切的内心压力与痛感。

    这十天的复杂情感,伴随着思考与行动,将值得我长久凝望。

    8月底,假期结束,志愿者们不得不结束调研,各自离去。 

    在湖南尘肺病假期调研结束后,每一个参与者几乎对同一个问题,作出了同样的答案!那就是他们都曾自己扪心自问:如此高强度的田野调研,如果还有机会还会再来吗?答案是:来!




    Copyright@www.daaiqingchen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62355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46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