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电话:010-51148412
邮箱:
jiuyuanzhongxin@daaiqingchen.org
探访手记丨7月,我和他们的公益之约
2017-04-13 21:16:40 1120
  • 收藏

    7月22日,又是一个周五,早晨6点起床,匆匆收拾行李,7点准时赶赴约定地点。之后,经过等待车子,司机迟到,决定换乘交通工具,最终踏上了开往镇安的大巴。整个行程比预计迟了两小时,或许真的是好事多磨!

    来到镇安县城,我们受到了大爱清尘专员陈静和她发小丁总的热情接待,谈话中丁总说“非常感谢你们来镇安”,这句话我记忆犹新。看过很多颁奖和活动,听过很多感谢,这是我听过最真诚地感谢。这是一个文化商人对家乡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,这也是陈静姐日复一日努力的结果。她在工作中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朋友,这是我们陕西工作区的一件幸事。

    还有一个人,他叫范安涛,是界河村三组组长,也是负责大爱清尘界河村尘肺病患者康复训练的志愿者。顶着烈日,在范安涛的带领下,我们来到界河村,并在当日下午进行了调查前最后一次培训和模拟访谈,并将参加此次调研的11人分为5组。一切工作准备就绪,只待第二天访谈开始。


    7月23日,正式调研第一日。

    经过昨日的高温,清晨一场暴雨为我们带来了些许凉意。

    8点左右,雨停了下来,大家陆续进入受访者家中。

    我和张贵海大哥分到一组。张大哥也是尘肺病患者,但他一直坚持做公益活动,今天一直跟着我们爬高走低,一刻也没停下。每每访谈,我都要将张大哥的故事讲给受访者,希望能够感染和鼓励每一个访谈的尘肺病农民。张大哥是镇安本地人,也会根据界河当地环境给到受访者一些发展家庭经济的建议。

    界河面积很大,村民分散居住在几条马路周边,但是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又有河道经过,每户并没有挨在一起,有的几家在一起,有的则是独家独户,甚至有的登上山爬下沟才能到达。


    到界河当晚,王绽蕾老师说第二天去的地方在我们所住村子周围,我想的是可以步行过去,至少不是很远。早上临行前,跟着车子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这个“附近”并不是我想象的近距离,但有村长接待,足以说明村子对此次调研的重视程度。第一天走访的6家,门前一段距离都是窄路,其中有一家对我触动最大。


    这家患者知道我们到来后,他带着老婆孩子提前在路口等着我们,跟着他我们向山上走了几百米,接下来穿过一大片玉米魔芋相间其中的土地,向山下走了大概10分钟只够一个人走的土路,才到他家。

    如果没有带路,或许我们找不到他家院子。走进他家院子,第一眼看到的是盖了30多年的3间瓦房,房子是用土砖砌的,墙壁斑驳,门前是敞开的院子,没有围墙,地面是土的,早上的雨水还未完全蒸发。


    走进屋里,一片黑漆漆,开灯后才看到柜子桌子都进磨得掉了漆,没有一件新家具。三间瓦房:一间是患者母亲居住;一间作为客厅兼储物;一间放置了两张床供患者夫妻和两个孩子使用,屋顶是红白蓝三色的彩条布,他老婆说彩条布是用来挡漏雨的。


    一到院子,他便招呼我们喝水,他的老母亲看到有人来也迎了上来。谈话中,一家老小都围着我们坐下,偶尔加入我们的谈话。患者十二三岁去矿上工作,这一干就是30多年,现在患尘肺病8年之久。

    虽然知道高粉尘环境的危害,在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上尘肺病之后还是去矿上工作,他说上有母亲下面还有两个孩子,一个开学上初二,一个两岁还需要妈妈带,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,除了在矿上工作,他没有想到更好的出路。

    这8年期间,他也没有再去复查。当问到是否愿意出少量的钱去洗肺,他表示自己需要考虑。他说从来没有寻求过帮助,没申请过低保,也不想去申请,在自己还能干活的时候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。


    这种乐观的心态、积极向上的态度,是受访者的共同点。他们最大的期待是希望帮助他们在家里就业。走访中,最大的感受是,他们都非常热情好客,对我们非常信任,一走进家门他们都会拿来水,快到饭点还会留我们吃饭,其他非患病家庭也会对我们在这边的生活进行询问并提供帮助,我们能强烈感受到这些村民真诚善良、温厚淳朴。

    这次走访的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良好,心态积极健康,但我们也看到有些患者家庭情况窘迫,为了生存不得不重操旧业,希望我们此次到来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外界的关心,积极参与到大爱清尘康复训练当中,也希望更多人能够伸出援手给予尘肺病人多一份温暖。



    Copyright@www.daaiqingchen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62355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46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