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电话:010-51148412
邮箱:
jiuyuanzhongxin@daaiqingchen.org
探访手记丨难忘清塘铺—大爱清尘2015湖南调研队员感言集(三)
2015-10-20 23:12:00 3883
  • 收藏

    9.婧姐:因为信念


    赵婧,27岁,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读研究生。在此次2015湖南调研团中担任副队长一职,同时在大爱清尘政策研究中心担任专员。她的希望不多但却深沉:希望帮助更多的尘肺病农民兄弟解决他们的困境,希望能够从根本解决尘肺病问题,希望不要再出现更多的尘肺病人,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见到中国基本消灭尘肺病现象。


    她是团队里的又一个大姐姐;她习惯性地抽烟,来保持连续工作后头脑的清醒和解闷;她要操心许许多多的事;她有时会像小孩子一样发发牢骚吐吐槽,然后又继续拼命地投入工作;有时又会特别成熟老练地处理事情;她看起来很理性,其实却很容易动感情;她不会照顾人,却一直关心着尘肺病农民;跟她在一起很好玩,也很温暖。

    回来已经有几天,现在想起在湖南调研的日子,还仿似昨日,一幕幕情景近在眼前。

    每天夜里2点睡,早上7点起,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状态,基本每晚9点还要开会。白天去做问卷填写、入户探访,回来还要整理每天的照片、文字资料。在回来的高铁上,几乎从发车睡到抵达,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同一个问题,是什么,支撑我这14天的?昨晚和小伙伴的交流中,我想我找到了答案,是信念,对生命的信念、对人生的信念、对自我的信念、对团队的信念。

    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一份新鲜劲儿,自己并没有真正到过农村,刚到清塘铺的的时候,一切都是新奇的。虽然做问卷没有经验,听当地方言也很费劲,但是怀着一份热情,轻松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。

    但是在清塘铺第三天还是这样的时候,状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,机械式地问卷填写工作,每天要重复很多次同样的话。我知道填写问卷的意义,也知道调研的目的,我能理解,但是心理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强度以及枯燥的形式,并且当地方言无法沟通成了最大的障碍。团队大部分都是90后,我作为一个80后,理应承担起榜样的责任,我懂,我都懂,但是我不够坚强,我开始迷惘了。晚上去找王老师反思最近的工作状态,王老师放下平日工作时候的威严,首先认可了我的工作,然后又和我解释了问卷的意义,老师告诉我,其实他也累,但是他不能倒下。虽然平时感觉的王老师是很严厉,并且一副丝毫不顾及我们这些志愿者的样子,总是给我们安排大量的工作,但是我知道,他其实是有一颗非常柔软的心,他也心疼我们,他也知道我们的辛苦,但是没办法,一切都是为了那份信念。我理解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,心情稍有些缓解,但是还是觉得累,也觉得烦,这种日子什么时候能结束?

    第四天,因为自己昨日的工作失误,工作分配出现了歧义,一连几天的情绪终于爆发。看着哭泣的队员,和担心我们的领队大哥,我还是收住了眼泪。支撑我过来的,是团队的小伙伴,不想让他们更担心,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别人,更重要的是不想丢了身为团队副队长的脸面。

    当天下午去了曾经当过老兵,后来因为挖煤患了尘肺病的吴应岳家里。吴应岳家的房子和邻居的房子成很鲜明的对比,吴应岳说,这个房子还是前几年政府进行危房改造修葺的。吴应岳同批的战友都当了干部,只有他一个人退伍了回来挖煤,还得了尘肺病,看着他一边咳嗽,一边却戒不了烟。想起他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生活,却如今住着土屋,落了一身毛病,我突然明白了我在做的事情的意义。

    接下来的日子,上午依然做着问卷,可是我已经毫不排斥了,积极投入进工作。下午入户探访,看着那些尘肺病人的家庭,因为他们不能做重体力劳动,而失去收入支柱造成整个家庭的困苦,我真的不希望这些再发生了,明明国外早就消灭了尘肺病,为什么中国还有这么多人要遭受这样的磨难。我能做的很少,但是我想尽力帮助那些已经得了尘肺病的人,也想帮助那些也许未来也会得尘肺病的人。

    和朋友说起这次疲惫又收获很大的调研经历,我问我自己,下次有机会还参加调研吗?回答是肯定的,下次有机会,我还要参加调研,为了我自己,也为了那些尘肺病人,更为了那份信念。



    Copyright@www.daaiqingchen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62355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461号